•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资讯与文化 -> 茶道文化 -> 茶道茗流

    将百年制茶工艺传授村民 她要和大家一起富

    茶道茗流

    2020-09-15 10:52:35

    1056 0

    8月31日中午,烈日灼灼。

    万州老字号“涌湖”牌茶叶女老板何小丽和村民周克梅携带着刚从茶山采摘的鲜茶叶,急急忙忙赶回制茶车间。

    “先富帮后富,我乐意见到大家一起富。”万州区新乡镇致富带头人何小丽是一个豁达的人。她的茶厂近两年带动了不少村民脱贫增收。这次,她要将祖传的百年制茶工艺要领,亲自传授给村民周克梅。



    现场:致富带头人收徒传技艺



    三伏天制茶,得跟时间抢品质。杀青、揉捻、做形是制茶工艺中的关键环节。

    “与春茶相比,夏茶叶片中的花青素、咖啡碱、茶多酚含量更高,茶汤苦涩,顾客群较为小众,有的老茶民口味重,春茶喝着不带劲,反而偏爱这股苦味。”一赶回制茶车间,何小丽便为村民周克梅做示范。


    因夏茶顾客群较为小众,涌湖茶叶公司的夏茶并未批量生产。何小丽将生意做到了网络接单、精量加工与当日发货。

    当日的订单量是一公斤,炒制2锅即可完成。产量小,人员少,正是手把手“教学”的好机会。

    “做茶,眼睛要明亮,指尖得敏感。用看的,用摸的,就能感知。”关键环节,何小丽教得认真,员工周克梅等人在旁学得也认真。

    绿茶制作工艺第二步是杀青,制茶者根据叶片的萎凋程度灵活掌握手间力道,抖焖结合,让叶片均匀受热。

    “裸手再试试,茶叶开始做形了。”何小丽岔开五指,用掌部力量迅速揉捻、搓开,如此反复,演示多遍。一旁学艺的周克梅跃跃欲试,她很珍惜这难得的“开小灶”。

    “何老板是名符其实的致富带头人,心诚,不假打。”对于何小丽的倾囊相授,周克梅十分感激。她说,她2017年入厂,以前外出打工只能做些灶膛上的杂活儿,现在在家门口做工,厂里还将当技术骨干培养,她对未来充满希望。



    这茶不简单,百年工艺是“非遗”



    万州区新乡镇从古至今便是天然的茶林,这里地处“北纬30°的黄金产茶区”,气候温润,四季分明,雨量丰富,日照充足,无霜期长达300天,是茶树生长的绝佳环境。

    何家定居新乡百余年,家人代代种茶,做茶,贩茶,并钻研出祖传的制茶工艺。何小丽是听着商周时期庸人植茶献贡的传说和光绪年间曾祖拜僧为师入行制茶的故事长大的,从小受到浓厚的茶文化熏陶。而她的父亲何兴华更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行家里手,不仅承袭了手工制茶的传统工艺,早年间便被评为高级茶叶技师,还一度担任原万县新乡茶厂的厂长,负责产品研发与工艺创新。

    2013年,与丈夫一起在湖南经营水果批发生意的何小丽萌生了回乡创业的想法。

    “究竟树叶有啥搞头?我当时并没有完全的主意。但家乡得天独厚的种茶环境和家传百年的制茶工艺冥冥中吸引着我,回家,和乡亲们一起干!”怀着忐忑与激情,何小丽踏上了故土。

    “2014年是我经历的第一季春茶,那时候要赶着从父亲处学到真本事,忙到凌晨三、四点是常事。”眼见茶叶一批批卖出去,何小丽心里乐开了花,可到了收支结算的时候,众人却傻了眼,分到手的利润微乎其微。

    静下心来分析,何小丽发现,利润薄弱的症结既在于经营模式的落后,也在于工厂管理的分歧。而家人有技术有想法,何不创办自己的品牌,创建自家的茶厂呢?只是,白手起家谈何容易。

    种植基地的选址、厂区兴建与设备采购、销售渠道的开辟与维护处处需要亲力亲为。何小丽摸着石头过河,一边了解附近山乡农户们的种植情况,随丈夫前往四川、上海与江浙一带考察,一边采取“鲜叶收购+厂代加工”的模式,做足建厂的前期准备与资金积累。

    2015年,何小丽盈利9万元。

    2016年,盈利额成倍增长到18万元。

    2017年6月,涌湖茶叶公司挂牌成立。

    2018年,茶厂流转土地500亩建立新的种植基地。

    2019年,涌湖茶叶被授予“万州老字号”,厂里的鲜叶收购量辐射万州周边5000亩茶园,年产十吨茶叶,产值近200万元。

    2020年四月,万州茶叶制作技艺(涌湖绿茶)被认定为万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建厂之初流转的土地首批种植茶苗140万株,3年出产,5年开始量产,位于燕山和长坪的老基地近年来还可以作为鲜叶的主产区……”何小丽的账本一笔笔记得清楚,她在憧憬未来的同时,也带给新乡的村民们看得见的改变。



    带动茶农脱贫增收


    今年春季,虽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开工较晚,但涌湖茶叶公司通过新募员工、调整工时、开拓批发渠道等方式,虽有减产,但销售量反而增加了。

    “预计到2023年,产量能达到60吨。”扩大产能,可以给乡亲们创造更多进厂务工的机会。何小丽说,聘请员工,她有两个优先原则:一是土地流转作为茶林的农户,二是村里的贫困户。

    涌湖茶叶公司所在的新乡镇龙泉村虽说离万州城区不过一小时车程,但这个散落于群山之间的小村庄至今依旧是区级贫困村。

    村民崔淑英一家因为2011年的一场山体滑坡,房屋与土地都被淹没在厚厚的淤泥之下,这给本就清贫的家庭重重一击,儿子不得不前往广东谋生活,他们家也于2014年被确立为建卡贫困户。老两口都是勤劳而倔强的人,前些年在万州和新乡镇靠打零工维持生计。可毕竟年过六旬,近段时日,老伴旧疾复发,没办法外出务工,崔淑英一边照顾家里,一边就近在别人的承包地里干农活,劳动强度让她吃不消,收入也越来越少。

    2018年,涌湖茶叶公司面向村民招工,何小丽得知了崔淑英一家的情况,便安排她上山采茶。这个工种技术难度小,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年收入也能达到八千元左右,能缓解普通农户的燃眉之急。说到进厂的经历和现在的生活,崔淑英就像做梦一般,言语间乐呵呵的。“今年我下狠心,花2000元买了张沙发,比床都软和。老头子往年在城里当棒棒落下了腿疼腰疼的毛病,现在有沙发坐,我心安多了。”

    在涌湖茶叶公司,与崔淑英一样存在家庭困难的员工不在少数,仅建卡贫困户就有11名,他们往往缺乏专业的劳动技能且年纪偏大,何小丽便帮助他们适应力所能及的岗位,重拾美好生活的信心。今年4月,涌湖茶叶公司被评为2020年万州区第一批“就业扶贫示范车间”。

    与村民一同致富、让村民在奔小康的路上历经蜕变与成长是何小丽的愿望。茶厂属于季节性用工较为明显的企业,近几年,涌湖茶叶公司就带动周边150人次就业,这其中有杂工,有技术工,还有从村民中培养锻炼而来的管理人员。

    如今,涌湖茶叶公司正搭上政府牵头的快捷列车。8月底,何小丽前往云阳参加由万州区扶贫办组织的扶贫产品全网直播电商营销人才示范培训班。“眼见为实,以后我要和村民们一起开设直播,让顾客喝上放心茶。”她希望让网民亲眼见到故乡的大山,成片的茶园、干净敞亮的制茶车间与村民们奔小康的欢愉笑颜。

    (来源:重报集团三峡分社    记者 巨建兵 杨圣泉 郭浏婷)


    推荐阅读

    文章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

    • 积分

      2357

    • 文章

      314

    • UID

      1

    推荐文章: